每天產生生活垃圾3億噸,無害化處理僅1.58億噸,和很多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正面臨城市化進程中的生活垃圾處理難題。在此間召開的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部分官員圍繞“科技合作”主題,探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中國表示愿與東盟合作開展這一技術,推動綠色能源發展。
23日,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高新技術推介會暨垃圾清潔處理高峰論壇在南寧舉行。中國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介紹,2011年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達到1360座,2005年只有614座。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手段主要有衛生填埋、焚燒、生物處理、水泥窯協同處理等,但仍以衛生填埋為主。去年衛生填埋占76.8%,焚燒占16.7%。
垃圾填埋的弊端已在多個城市顯現。今年,廣西南寧市唯一的城南垃圾填埋場由于作業時散發臭味,引發附近居民強烈抗議。事實上,生活垃圾填埋處理會長期排放溫室氣體,且全國每年至少增加2萬畝土地用于填埋垃圾,并存在滲濾液污染地下水隱患。
垃圾焚燒發電,日益成為垃圾處理方式轉型的方向。“焚燒發電總體上會降低二惡英排放量,這是有科學依據的。”趙鵬高稱,目前中國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已經成熟,只要監管到位、環保執法力度加強,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可以推廣。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所長岑可法介紹,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特點為不分類、低熱值,熱值平均4825千焦每公斤。以浙江杭州為例,垃圾分類前垃圾熱值平均4306千焦每公斤,分類后達到6745千焦每公斤。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高雄表示,今后廣西將推進城鎮化、城鎮群重要計劃,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這一計劃的重要推動力量。
杭州錦江集團是一家專注于環保類和資源類項目的企業,也是中國最早進入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的企業。當日,集團與越南太平省等地區簽訂投資總額約6億元人民幣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公司負責人稱,杭州錦江集團在中國20多個省及東南亞地區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資源綜合利用電廠、熱電廠逾30家,合計日垃圾焚燒量達到29200噸。
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先進技術和經驗也受到了來自東盟國家企業的青睞。不少參會商表示,希望中國研發的異重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發電高新技術推向東盟國家。